栏目列表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安全制度
国际商务系校外实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2016/5/30 11:21:23

     为了确保学生校外实习期间的交通、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正常的校外实习的教学秩序,最大限度降低突发性事件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结合本系各专业实习具体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
成立由系领导、学生科及专业指导教师组成的校外实习领导小组,作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突发应急预案所有事宜。
2.领导小组职责
及时准确地掌握实习学生突发应急预案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组织指挥实习学生交通、溺水、食物中毒、野外安全、坠落、社会不法分子绑架侮辱学生、疫病等预防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保证实习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成立临时现场指挥部
在实习地点,实习学生一旦发生突发事故,立即成立临时现场指挥部,实习领队任总指挥,实习指导教师为成员。
实习学生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后,立刻启动现场指挥,由总指挥负责与实习单位的协调,并立即通知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现场实习指导教师负责报警(120、119、110、112)、紧急救助、协调运输车辆等具体工作。
三、外出实习前教育与管理
1.实习开始前,下发外出实习安全须知、外出实习安全管理规定等材料,并由学生科负责指导实习学生认真学习,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实习期间相关规定和在生产、生活、交通、饮食、用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在思想上形成比较系统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实习点负责人及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学生校外实习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3.实习点负责人及实习指导教师需及时掌握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上报,坚决制止,不向外扩散,把工作做在事态前面,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实习组日常预防突发应急预案工作
1.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要做好实习组突发应急预案工作,就必须有章可循,建立、健全请假、外出、审批、危险品管理相关措施。
2.加强安全教育
实习组会议、动员会、总结会都始终把突发应急预案教育内容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做到逢会必讲,重点强化对学生的交通突发应急预案、食品突发应急预案、消防教育和火灾发生后的自救互救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突发应急预案防范意识。
3.加强防范措施
牢固树立“突发应急预案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实行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突发应急预案管理制度,狠抓薄弱环节,清除事故隐患,坚决防止事故发生。 
(1)加强巡查。每天都要组织都要安排实习教师值班巡查。综合检查由实习带队教师进行,以查思想、查纪律、查隐患为主要内容的检查。具体检查由突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完成,主要检查电器装备,突发应急预案装备及消防设备等,对防火、防暴、防台、防雨、防洪、防雷电、防暑降温、防风、防摔、防坠落等工作进行检查。
(2)加强实习师生常规突发应急预案管理。严格实习过程的点名制度,发现外出学生及时查找;严格休息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小组外出活动,配备教师参与;在外出时,做好突发应急预案教育,严密组织,确保突发应急预案;遇到突变天气,学生离校由实习组统一安排,任何学生不得擅自行动。
4.重点管理
(1)交通、路途管理。步行排好实习组,教师前后组织,路途尽量走宽广的主干道,夜间走有路灯的街道;乘车路途遥远的、具备条件的实习地点,尽量乘坐火车出行,有必要乘坐汽车时,了解租车车况、查看相关部门颁发的证书及检查、审核纪录,不乘坐不合格的车辆。雨季较长地区,雨量较充沛,易发生洪水、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危险,出行乘车时尽量绕开会发生危险的道路;乘车期间遵守国家交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保管好师生的财物,必要时实行轮流值班、休息。
(2)住宿安全。联系原来住宿过的当地政府宾馆或较大的正规旅店统一安排住宿,师生同住一个宾馆,男女分开,教师分组管理,晚上十点以后统一清点人数。晚间一律不准学生单独外出,有外出者履行请假手续;房间禁止生火做饭、卧床吸烟;睡觉前检查门窗上锁情况;白天离开房间时检查门窗、电源插座、充电器等设施,教师确认安全检查完毕方可离开。
(3)预防食物中毒。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实用小商贩们路边摆摊设点的食物,不到“三无”的小摊小贩处购买食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鼓励学生了解绿色食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相关知识,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五、预案的启动
发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本预案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程度分一、二、三、四级。
(一)四级预案启动 由实习指导教师启动。
1.发生实习学生违反实习要求或实习单位规章制度情况,未造成后果者,启动四级预案。
2.处置程序
(1)由相关实习点负责人直接与学生所在实习单位负责人联络协调,查清缘由,现场处理,做好相关记录; 
(2)相关实习点负责人应做好事后协调和教育工作。
(二)三级预案的启动 由实习点负责人启动。
1.发生学生与实习单位工作人员争吵、打架等纠纷,造成对立事态,启动三级预案。
2.处置程序
(1)由实习单位协助及时制止纠纷;
(2)如发生人身伤害,实习单位协助及时进行治疗;
(3)相关实习点负责人及时到实习单位了解具体情况,对给单位造的生产影响表示道歉,对学生进行深刻教育;
(4)如单位工作人员受伤,相关实习点负责人负责解决治疗并做好善后工作;
(5)如学生是造成纠纷的主要责任人,相关实习点负责人要对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做好记录,及时上报校外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6)校外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公布处理结果并存档。
(三)二级预案 由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决策启动
1.学生实习期间在岗位、交通、用电、生活等方面发生安全事故,受到轻度伤害,启动二级预案。
2.处置程序
(1)由实习单位第一时间协助救治,尽可能保证学生人身安全;
(2)相关实习点负责人及时赶到现场,负责解决学生治疗和思想安抚工作;
(3)相关实习点负责人做好记录,并及时将事件具体情况汇报校外实习工作领导小组,以便妥善处理;
(4)校外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公布处理结果并存档。
(四)一级预案 由校外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启动
1.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严重人身受伤事件,启动一级预案。
2.处置程序
(1)由实习单位第一时间协助抢救学生;
(2)相关实习点负责人及时到达现场,协助救治学生,了解详细情况并做好记录;
(3)校外实习领导小组决策具体处理方案;并及时到现场处理,通知学生家长,做好安抚工作。
六、调查与责任追究 
1.学生和教师违反学校校外实习管理办法,按情节分别给予纪律处分和行政处分,触犯法律的,依法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 
2.突发事故、事件处置结束后,参与事故、事件处置人员,应如实向有关部门陈述所知事实,并配合调查处理。故意隐瞒、歪曲事实真相,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事故、事件调查报告 
突发事故、事件调查处理后,实习点负责人应编制《突发事故、事件报告》,报送学校领导小组。报告应包括:事故事件性质、发生原因分析、现场处置措施或方法、事故事件责任、纠正预防措施等。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 网站首页 | 本系简介 | 师资力量 | 专业设置 | 联系我们